你为什么穷?因为把钱看得太重!
作者|周昶帆
1
刚刚工作的时候,学习时间管理,我看日本作者胜间和代写的《时间投资法》,其中有个说法是,“要不惜代价去创造时间,为了创造出时间你要舍得打车”。
第一眼看到这个说法时,不理解,当时想这不是笑话嘛!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薪水没多少,让我打车?作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在北京打一次车一顿饭的钱就进去了,还为了节省时间,时间有那么金贵吗?
后来,工作了没几年,改变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。像作者说的那样,我开始非常认可花钱买时间的理念了。
而发生这样改变的原因是,收入变了,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。思维模式随之改变了。
2
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,打车上下班确实奢侈。况且,刚入职场那会,一天工作完之后还能看看剧,刷刷微博,过得没那么紧迫。
相反,作者胜间和代,她是日本前麦肯锡和前JP摩根员工,标准意义上的金领阶层,辞职后还从了政。打车对她来说很值,她在书中还提出骑自行车出行节省时间,买个导航仪配上,这样不堵车,去近的地方很快。
她在书里写到,如果要比较干一件事情、买一个东西值不值的话,一个方法是计算你的时薪来对比。
所谓小事用脑,大事从心。找个对象,选工作看自己喜不喜欢,买个小东西考虑值不值的问题,要理性地想,就按市场价比就可以了。而用时薪衡量,是因为时薪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你的价值的认可度。
比如月薪1万元,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时算下来,时薪是50元左右。假设你想买个好本子,要50元,贵吧?
但这个本子有特别的模版格式设计,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画线了,它未来至少能节省你一小时,这时候你就该把它买下来,而不是买个大路货的笔记本,自己天天画线。
打车的逻辑也是这样,这是一个算经济账的思维,买入时间这种更稀缺的资源。通过购买别人的服务,节省自己的时间。
3
具有“富人思维”的人持有着相对稀缺资源更有价值的理念,舍得花钱,买服务,买时间,买知识、买培训,买信息,舍得花钱培养深度关系,而不是泛泛的社交。
在富人的思维里,钱只是实现目标的资源之一。在钱面前,时间、人情、知识技能和商业信息都是生产资源,钱可能都不是最值钱的。做成了事情,钱自然地就随之而来。
与“富人思维”不同,时间之外,“穷人思维”还吝啬于花钱在教育培训上,吝啬于花钱买知识、信息,吝啬于买服务,时间不知道用来做什么,就大量挥霍。凑热闹,看八卦,为别人操碎了心,让网上的广告商把他们的时间都收割了。
说起来,建立“富人思维”和脱离“穷人思维”并不容易,我们都有环境的局限性。
但即使是穷学生阶段,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思维,更别说职场人了。
比如,每个月能否拿出一二百元作为教育基金,用来买书或者上需要的网络付费课?可不可以打工赚钱,不向父母伸手,也积累一些社会经验?可不可以不在网上闲逛,把自己的时间以超低价送给广告商,而多去学点有用的东西?
4
思维都是根深蒂固的,而且自己难以觉察其中的问题。
我身边认识的很多老人,尽管儿女收入非常高,每月都给他们很多钱,但他们仍保留着上个世纪物质稀缺时代的习惯,要省钱,要囤积东西,怕将来用得上。这都是他们那会儿穷的时候养成的应对稀缺的策略。
家里没用的东西舍不得扔,塑料袋、油桶、鞋盒子要囤起来留着放东西。不再穿的衣服塞满了衣柜,每次换季整理都累得够呛,想着送给哪个亲戚,可是这年代了谁要啊?
“穷人思维”穷怕了,买东西图的是单纯的便宜,理论上是可以更少资源买更多数量。看到打折促销和附赠小礼品就兴奋,就不理性了,有买一送一还便宜的就绝不考虑那个价格高的但更合身份、效用更大的东西,不占这便宜心里就难受。
结果呢,买回来一堆用不上的东西,还占地方,而下一回再去,还会犯同样的错误。
即使现在有钱了,不再穷了,但惯性思维很难改过来。
不单自己这样,可怕的是,这种思维也会言传身教影响下一代。
过年朋友聚会,有的人会想把孩子支出去,怕给朋友带来负担,因为自己没机会给对方红包,数年都如此,而有的人,不管什么场合,每次都带着孩子,而且还伸手主动要红包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来占便宜了。
这就是没摆对感情的位置,一味占钱的便宜。
这些人也并不穷,他们是小富,攒了一些家底,但遗憾的是,“穷人思维”却在一代代地传递着。
5
我们花钱买了时间,到家后可以好好休息,或者运动健身,让自己有个好的精神状态。也可以用来学习或孵化新的可能性,做些工作之外的事情,没准将来做个斜杠青年,有其它收入来应对多变的竞争。
随着你的成长,钱之外的资源相比起来会更稀缺,有钱的你得学会投资去买入其他稀缺资源,为自己买入一个持续的未来。
只有脱离单纯关注钱的“穷人思维”,建立起来钱—时间—知识技能和情感人脉的通路,用一种不断投资未来的思路做事情,才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改变。
而我看到的那些,寄希望于省钱、攒钱,某一天干一票大的能一夜暴富的,都没有好结果。
听别人说股市行情好,能赚大钱,啥也不懂就贸然投入,结果被当成韭菜收割了。你让他去读个在职研究生,他却觉得既贵又花时间,还没用。
有“穷人思维”的人总想着自己只是缺一个机会,而他们忽视平时的积累。缺乏学习试错的机会、开阔眼界的机会,缺乏足够花钱买价值的正确训练机会,最后走进了对钱的偏执中。
可是说起来,他们最后就只固守那一点小钱了,而那些通往未来的机会都被忽视和错过了,因为他们会觉得“机会太小,浪费钱”。
1
刚刚工作的时候,学习时间管理,我看日本作者胜间和代写的《时间投资法》,其中有个说法是,“要不惜代价去创造时间,为了创造出时间你要舍得打车”。
第一眼看到这个说法时,不理解,当时想这不是笑话嘛!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薪水没多少,让我打车?作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在北京打一次车一顿饭的钱就进去了,还为了节省时间,时间有那么金贵吗?
后来,工作了没几年,改变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。像作者说的那样,我开始非常认可花钱买时间的理念了。
而发生这样改变的原因是,收入变了,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。思维模式随之改变了。
2
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,打车上下班确实奢侈。况且,刚入职场那会,一天工作完之后还能看看剧,刷刷微博,过得没那么紧迫。
相反,作者胜间和代,她是日本前麦肯锡和前JP摩根员工,标准意义上的金领阶层,辞职后还从了政。打车对她来说很值,她在书中还提出骑自行车出行节省时间,买个导航仪配上,这样不堵车,去近的地方很快。
她在书里写到,如果要比较干一件事情、买一个东西值不值的话,一个方法是计算你的时薪来对比。
所谓小事用脑,大事从心。找个对象,选工作看自己喜不喜欢,买个小东西考虑值不值的问题,要理性地想,就按市场价比就可以了。而用时薪衡量,是因为时薪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你的价值的认可度。
比如月薪1万元,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时算下来,时薪是50元左右。假设你想买个好本子,要50元,贵吧?
但这个本子有特别的模版格式设计,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画线了,它未来至少能节省你一小时,这时候你就该把它买下来,而不是买个大路货的笔记本,自己天天画线。
打车的逻辑也是这样,这是一个算经济账的思维,买入时间这种更稀缺的资源。通过购买别人的服务,节省自己的时间。
3
具有“富人思维”的人持有着相对稀缺资源更有价值的理念,舍得花钱,买服务,买时间,买知识、买培训,买信息,舍得花钱培养深度关系,而不是泛泛的社交。
在富人的思维里,钱只是实现目标的资源之一。在钱面前,时间、人情、知识技能和商业信息都是生产资源,钱可能都不是最值钱的。做成了事情,钱自然地就随之而来。
与“富人思维”不同,时间之外,“穷人思维”还吝啬于花钱在教育培训上,吝啬于花钱买知识、信息,吝啬于买服务,时间不知道用来做什么,就大量挥霍。凑热闹,看八卦,为别人操碎了心,让网上的广告商把他们的时间都收割了。
说起来,建立“富人思维”和脱离“穷人思维”并不容易,我们都有环境的局限性。
但即使是穷学生阶段,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思维,更别说职场人了。
比如,每个月能否拿出一二百元作为教育基金,用来买书或者上需要的网络付费课?可不可以打工赚钱,不向父母伸手,也积累一些社会经验?可不可以不在网上闲逛,把自己的时间以超低价送给广告商,而多去学点有用的东西?
4
思维都是根深蒂固的,而且自己难以觉察其中的问题。
我身边认识的很多老人,尽管儿女收入非常高,每月都给他们很多钱,但他们仍保留着上个世纪物质稀缺时代的习惯,要省钱,要囤积东西,怕将来用得上。这都是他们那会儿穷的时候养成的应对稀缺的策略。
家里没用的东西舍不得扔,塑料袋、油桶、鞋盒子要囤起来留着放东西。不再穿的衣服塞满了衣柜,每次换季整理都累得够呛,想着送给哪个亲戚,可是这年代了谁要啊?
“穷人思维”穷怕了,买东西图的是单纯的便宜,理论上是可以更少资源买更多数量。看到打折促销和附赠小礼品就兴奋,就不理性了,有买一送一还便宜的就绝不考虑那个价格高的但更合身份、效用更大的东西,不占这便宜心里就难受。
结果呢,买回来一堆用不上的东西,还占地方,而下一回再去,还会犯同样的错误。
即使现在有钱了,不再穷了,但惯性思维很难改过来。
不单自己这样,可怕的是,这种思维也会言传身教影响下一代。
过年朋友聚会,有的人会想把孩子支出去,怕给朋友带来负担,因为自己没机会给对方红包,数年都如此,而有的人,不管什么场合,每次都带着孩子,而且还伸手主动要红包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来占便宜了。
这就是没摆对感情的位置,一味占钱的便宜。
这些人也并不穷,他们是小富,攒了一些家底,但遗憾的是,“穷人思维”却在一代代地传递着。
5
我们花钱买了时间,到家后可以好好休息,或者运动健身,让自己有个好的精神状态。也可以用来学习或孵化新的可能性,做些工作之外的事情,没准将来做个斜杠青年,有其它收入来应对多变的竞争。
随着你的成长,钱之外的资源相比起来会更稀缺,有钱的你得学会投资去买入其他稀缺资源,为自己买入一个持续的未来。
只有脱离单纯关注钱的“穷人思维”,建立起来钱—时间—知识技能和情感人脉的通路,用一种不断投资未来的思路做事情,才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改变。
而我看到的那些,寄希望于省钱、攒钱,某一天干一票大的能一夜暴富的,都没有好结果。
听别人说股市行情好,能赚大钱,啥也不懂就贸然投入,结果被当成韭菜收割了。你让他去读个在职研究生,他却觉得既贵又花时间,还没用。
有“穷人思维”的人总想着自己只是缺一个机会,而他们忽视平时的积累。缺乏学习试错的机会、开阔眼界的机会,缺乏足够花钱买价值的正确训练机会,最后走进了对钱的偏执中。
可是说起来,他们最后就只固守那一点小钱了,而那些通往未来的机会都被忽视和错过了,因为他们会觉得“机会太小,浪费钱”。
文末广告位 820 * 300 像素
上一篇:人与人之间的那点信任